在北京所有皇家御园中,颐和园保存得最完整。
颐和园造景的蓝本,是杭州西湖。曾经有一个时期,颐和园也叫西湖。天下西湖三十六,西湖与西湖之间可以比较,其实真正能跟杭州西湖相提并论的,只有颐和园;同样,敢跟颐和园比颜值的,也只有杭州西湖。
由于颐和园太美,名气太大,就容易忘记出身。
北京三山五园中的其他园林,从一开始就是园林,唯独颐和园不是。颐和园的出身,是一座水库。
虽然早在金朝,这一代就有了行宫,但与后来的颐和园根本不是一回事。
颐和园的万寿山,原来的名字叫瓮山,属燕山余脉。山下有一座湖泊,先后叫过大泊湖、瓮山泊、西湖,再后来叫了昆明湖。
大致一算,昆明湖的年龄至少三千五百年。
瓮山泊的水,来自周边大大小小的泉。也就是说,瓮山泊是泉水汇聚的湖,湖里是矿泉水。
这么好的水,当然应该饮用,瓮山泊就成为北京最早的饮用水源地。
瓮山这一带,属于海淀。
海淀的山,是北京近郊最美的山。
海淀的水,是北京最好的水。
有水的地方很多,海淀的不同,在于泉。
即使有的地方有泉,也比不了海淀这么密集。
即使密集,也比不了海淀的泉水这么好。
在海淀,樱桃沟泉、碧云寺泉、香山泉、八大处泉、黑龙潭泉、隆恩寺泉、大觉寺泉、龙泉寺泉;有王家山泉、西虎眼泉、孟村一亩泉;有温泉,还有冷泉。
大名鼎鼎的玉泉山,因为山下有玉泉,才叫玉泉山。
明清两代的每天凌晨,采自玉泉山以及香山的泉水,装满浩浩荡荡的水车,从西直门进城,进宫,其他车辆和行人必须避让。
全国的泉那么多,乾隆认为玉泉是最好的,钦定为“天下第一泉”。
这不是传说,有御制《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记》为证。玉泉山的石碑上,也是这么刻的。
济南趵突泉名气大吧?据说,乾隆也说过天下第一。但是,好像证据不是很充分,所以石碑上只能刻写“第一泉”,不敢称天下第一。
海淀最著名的河,叫万泉河。万泉,这是多么大的气魄。
说一万个泉,肯定夸张,但万泉河源头真的有28个大泉眼。
那个地方的名字,就叫万泉庄。
我国还有一条河,也叫万泉河,是在海南。可能取名的时候不知道有北京的万泉河,否则不敢。
海淀有一座庙,叫作泉宗寺。意思是,泉的祖宗。
所谓泉,是地下水自己涌出来的。需要人工挖掘才能冒出来的,那是井。
光绪十一年有个统计,北京城内外共有水井1258眼。这些井,绝大多数是苦水,做饭不香,洗衣服不干净,洗头还粘手。
好容易遇上一口水不苦的井,那可就有了炫耀的资本。
北京资格最老、曾经最繁华,现在也很热闹的商业街,叫王府井。据说那口井就不苦,附近还有好几个叫井的地名,高调地命名为甜水井之类。
王府井在城里显摆一下还行,要跟海淀的泉水比,一点存在感也没有了。
古时候的海淀,喝的是矿泉水,做饭用的是矿泉水,连洗澡都用矿泉水。
辛亥革命以后,政府曾经在玉泉山开办了一家汽水公司,用的就是玉泉山的水,同时也卖玉泉山的水。这应该是北京最早的汽水生产厂,也可能是全国最早的矿泉水公司。
因为有泉,有好水,所以海淀出好稻米,这就是著名的京西稻。
京西稻米好吃到什么程度呢?慈禧太后的餐桌,几乎每顿必有京西稻米饭。据当地居民说,一家做了京西稻米饭,整条街都是扑鼻的香味。
全盛时期,京西六郎庄,北坞,上庄,西北旺一带,到处都有稻田。每到秋天,那是一片金黄。
三十几年前,在青龙桥六一幼儿院门前,还有稻田地。
历史上的北京,水系发达,水运业也很发达。瓮山脚下的这座湖泊,一直是北京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等到了元朝,定都北京,人口迅速增加,原来水系的水量逐渐不够用了。
水力学家郭守敬主持设计施工,修了一条引水渠,引来昌平的白浮泉水,再把沿途的泉水集中起来,然后把水引到瓮山泊,也就是今天的昆明湖。
瓮山泊的面积和水量顿时大增,于是就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蓄水库。这里的水,主要还是泉水。
瓮山泊的水,经过长河,一直流到大都城的积水潭,然后就连接通惠河,大运河。湖水不仅能够保证紫禁城皇家御用,还可以接济漕运。
到了明代,有人开始在瓮山泊开始种荷花。湖的周边开垦了很多稻田,湖边修建了不少寺院。这一带,越来越像江南,瓮山泊也开始叫西湖了,文人骚客还命名了西湖十景。
每到桃红柳绿时,城里的市民纷纷来西湖踏青赏春。就连明朝皇帝武宗、神宗,也都到瓮山泊玩过,兴致勃勃地划船,钓鱼。
尽管这样,瓮山泊主要还是一座水库,最多算是郊野公园。
到了清朝,瓮山泊开始转变身份,逐渐成为皇家御园。乾隆在瓮山一带兴建清漪园,也就是现在的颐和园。
既然身份变了,就应该改个与身份相称的名字。康熙一向崇拜汉武大帝,想起汉武帝在长安开凿昆明池操练水军的故事,就把瓮山泊改名为昆明湖。
1860年,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。1888年,慈禧太后动用3000万两白银重建,改称颐和园。
即使到了今天,昆明湖作为水库的老资格,仍然还在。京密引水渠,一直是北京最重要的饮用水源水渠。京密引水渠的源头在密云水库的白河主坝,终点则是颐和园的昆明湖,再由昆明湖引入永定河引水渠。其中,昆明湖到玉渊潭这一段,叫昆玉河。
昆明湖很有趣,湖的西堤是软的,东岸则是石头硬化的。
堤坝硬化,不符合生态要求。这一点,古人当然非常明白。昆明湖的东岸之所以要硬化,是因为湖水比堤外高。水位高才有落差,才能流进北京城。说来说去,昆明湖还是一座水库。
还有比这更能显示昆明湖水利地位的一件事。多年前,设计南水北调工程,反复考虑南水进京储存在哪呢?比较来比较去,就属昆明湖最合适。
当然,考虑到种种原因,最终没有选择昆明湖。
作为水库,昆明湖的水主要来自密云水库。至于原本的源头,各种泉,早已经没有了。
曾经声名显赫的各种泉,现在只剩下了地名。
至于京西稻,也已经没有了。
有人重新开发了京西稻,弄了几块稻田,那不过是放大了的盆景而已。
西山泉水的消失,有自然原因,更有人为因素。主要原因,无疑是长期过量开采,造成地下水位大大下降。泉没有了,就打井,越打越深。
包括北京在内,华北地区形成了巨大地下漏斗。这个漏斗到底有多大?有好几个判断数字,总之比我们想象的要大。
眼睛能看到的生态破坏,是外伤;地下水的减少和污染,则是内伤。
治内伤,需要的时间更长,代价也更高。如果说治疗外伤是显绩,那么治疗内伤则是潜绩。
好在这几年已经开始主动补充地下水了,尽管距离泉水喷涌的那一天,还有很远很远的距离。